开年融资超亿元,毫末率先冲出自动驾驶寒冬

自动驾驶赛道迎来开年第一笔融资。

2月22日,毫末智行宣布获得B1轮融资,金额超亿元,投资方为成都武发基金。这是毫末自2022年4月完成A+轮数亿元融资后再次获得资本青睐。

对于此轮融资募得的资金,毫末智行将主要用于毫末大模型等AI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此外毫末还将与成都市武侯区继续合作,在清洁、安防等场景加快推进机器人落地,助力武侯打造中国领先的机器人示范区

天眼查App显示,毫末智行自成立以来毫末已经累计获得5笔融资,其中2021年底的A轮融资金额高达10亿元,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美团、高通中国等,当时毫末估值就已超过10亿美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毫末智行的B2轮融资也已在路上,B轮融资即将进入尾声。

在近两年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狂热开始减退、行业整体融资缩水的情况下,毫末能接连获得资本青睐,特别是来自地方政府基金的支持,这一方面是毫末作为行业独角兽自身技术实力和规模量产能力的证明,另一方面也为整个自动驾驶行业注入了回暖的信心

就在2月26日晚,长城刚刚发布的旗下高端豪华越野SUV坦克700 Hi4-T,也搭载了毫末智能驾驶产品HP350,在获得新融资的同时毫末量产自动驾驶也在加速。

自动驾驶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随着智能驾驶从高速“卷”向城市,整个行业也进入了淘汰赛加速的生死比拼时刻,而那些坚定的渐进式玩家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01

打通商业闭环

毫末智行能够获得自动驾驶开年第一笔融资,并不意外。

近两年自动驾驶公司陷入融资难困境,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难以规模落地、商业化前景不乐观,而毫末智行则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渐进式的技术路线,选择乘用车前装量产、末端物流两条腿走路,打通自动驾驶商业模式闭环。

随着自动驾驶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加速的下半场,商业化运营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能否跑向终点的决定性因素。在乘用车领域,截止到2024年2月,毫末第一代HPilot辅助驾驶产品整体已搭载超过20款车型,用户辅助驾驶行驶里程突破1.3亿公里。

长城作为毫末的大股东,同时也是毫末的大客户,毫末最领先的智驾产品都在长城系车型上搭载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毫末与长城的合作以平等和开放为基础,长城也会选择更多智驾供应商,而毫末在平等参与长城智驾供应商竞争的同时,也会服务更多主机厂。

去年4月毫末已公布了包括长城汽车在内的三家主机厂定点,近期有消息透露,毫末最新又获得两家主机厂合同,其中一家为头部主机厂大规模量产订单。

毫末预判,2025年,中国乘用车高阶辅助驾驶的渗透率将会达到70%。乘联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6年搭载高阶智驾的乘用车销量预计将会达到623.6万辆。乘用车高阶智驾走向爆发,无疑将推动毫末这样的头部玩家快速迎来商业盈利的拐点。

在末端物流自动配送领域,小魔驼产品不仅在整车成本、无人化能力上做到了产品领先,而且已经在商超履约、快递接驳、校园配送、智慧社区等9大场景开启了常态运营,特别是在履约场景下实现了营收为正的示范运营。

毫末第三代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小魔驼3.0,拥有场景应用下的完整L4级自动驾驶能力,其价格更是下探到了9万元以内,无论技术还是成本都具备了大规模落地的前提。

截至今年2月,小魔驼已经累计配送近30万单,并于2023年第四季度在商超履约配送场景实现盈利。从商业意义上,毫末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首家拥有规模化盈利的无人配送业务的公司

在末端物流领域,无论是履约配送、快递配送、社区等场景都有着巨大市场空间,如清洁、安防等正在逐步采用自动驾驶机器人的形式来实现运力互补。今年小魔驼会继续扩大运营规模和范围,并携手成都市武侯区加强清洁、安防等场景机器人的快速落地,真正将末端无人配送完成商业闭环。

02

“极致性价比”跨进车企门槛

智能驾驶毫无疑问已成为汽车革命下半场的主角,特别是国内愈卷愈烈发城区高阶智驾的“开城大战”,将智能驾驶的竞争热潮推向高点。在量产和成本压力下,车企们开始从追求高性能产品,逐渐向更具有性价比而且能尽快落地的智驾方案转变。

毫末智行也提早意识到了市场风向的变化。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CEO顾维灏在去年11月发布的四周年内部信中就提到,2024是智驾爆发大年,只有用“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开拓更多客户,实现大规模商业量产,才是毫末产品的唯一出路

在极致性价比产品方面,毫末已做好了准备。2023年10月第九届AI DAY上,毫末一口气发布了三款高级辅助驾驶产品HP170(高速无图NOH)、HP370(城市记忆行车与记忆泊车)、HP570(城市全场景无图NOH产品),价格分别为3000元、5000元、8000元级别。

“极致性价比”的BOM成本,与市面上动辄上万的智驾选装包相比,更是颇具杀伤力。

从配置和实现的功能来看,毫末全新发布的三款产品,不仅对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效果进行了大幅度提升,而且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满足车企高中低价位智驾车型量产需求,真正做到了“让中阶智驾便宜好用,让高阶智驾好用更便宜”。

能在短时间内抢先布局三款全新一代智驾产品,满足高、中、低价位车型的量产需求,也充分证明了毫末的技术实力。这也是毫末依托近几年积累的工程经验和对用户使用数据的深入挖掘,对硬件能力进行的极致挖掘和压榨。

智能驾驶在今年会加速普及落地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按照规划,毫末城市NOH会在今年一季度规模落地,并快速扩展至100多个城市,确保毫末在2024年激烈搏杀的智驾市场继续占据领先地位。 

随着智驾技术方案不断成熟,再加上智驾供应商把成本压到极致,不难预测,车企也会逐渐从高投入的自研,转向更成熟且更具性价比的供应商。目前市场上具备高阶智驾能力的供应商并不多,而在量产经验、灵活度和性价比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的毫末正在成为车企首选。

03

技术引领,跨越生死线

毫末在商业化和量产落地保持领先的关键,离不开毫末在技术上的坚定投入和持续创新。

在自动驾驶研发端,毫末一直以绝对的领先保持着对最前沿技术的开发和实践。成立四年以来,毫末始终引领中国自动驾驶技术风向标,率先在业内布局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技术,为规模量产和商业化发展铺路。

顾维灏曾多次给出判断,经过多年的发展,自动驾驶已经经历了以硬件驱动为主的1.0时代、以软件驱动为主的2.0时代,目前正在进入由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3.0时代。

以毫末提出的“自动驾驶3.0时代”的概念和划分标准(数据规模上,智能驾驶用户行驶里程至少1亿公里以上;感知技术上,多模态传感器联合输出结果;认知技术上,以可解释的场景化驾驶常识为主;模式上,大模型、大数据开启自训练、自进化)来看,毫末已经成为第一个进入自动驾驶3.0时代的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在数据规模上,去年11月毫末乘用车用户辅助驾驶行驶里程就已经正式突破1亿公里,今年2月更是超过1.3亿公里。

在感知层,特斯拉引入的“BEV+Transformer”范式已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而毫末也是大模型研发和应用的先行者。早在2021年,毫末就已经开始将大模型锁定为技术研发的大方向,并成立了几十人的小团队,专门负责大模型的研发。这与特斯拉将Transformer架构引入到自动驾驶的时间几乎相同。

去年4月,毫末发布了行业首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中文名雪湖·海若),不到半年时间,毫末DriveGPT就取得了快速进展:累计筛选出超过100亿帧互联网图片数据集和480万段包含人驾行为的自动驾驶4D Clips数据;在通用感知上,进一步升级引入多模态大模型,获得识别万物的能力;在通用认知上,借助LLM(大语言模型)让自动驾驶认知决策具备世界知识,能够做出更好的驾驶策略等。

作为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的运行需要大量数据和大算力作为基础,对此毫末也早有准备。2022年底,毫末建成了当时行业内最大的智算中心,每秒浮点运算达到67亿亿次。有了智算中心以及训练框架的持续迭代保障,才能让大模型连续、稳定、高效地训练出来。

毫末所认定的自动驾驶演进终局模式:云端、车端都将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目前毫末DriveGPT已经把感知大模型、认知大模型对接,构建起通用感知和通用认知能力。

近期OpenAI推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实现了内容合成从文本到图像、再到视频的领域跨越,再次证明了大模型主导的生成式AI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也给自动驾驶领域带来新的启发。

“像特斯拉、Wayve等研发端到端自动驾驶的公司,训练核心就是视频生成。”毫末智行数据智能科学家贺翔指出,如果能做到结合驾驶动作生成视频,那基本上就解决了端到端自动驾驶问题。同时,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令纯视觉路线更加可靠。不过他也指出,目前看Sora的视频生成还有不少问题,但基于视频生成的世界模型,最终有希望端到端地解决所有机器的智能移动,包括自动驾驶、机器人等

如今,“技术”、“量产”、“商业化”已经成为毫末为自己打造的牢固标签。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创业大潮中,能够存活四年以上的公司只有1%。而成立于2019年的毫末智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智能驾驶赛道上已经跑赢了99%的初创企业,“非常的不易”。

成功踏上创业第五年新征程的毫末智行,不仅给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带来开门红,也率先拿到了下半场淘汰赛的门票。

在以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为代表的自动驾驶3.0时代,毫末作为最典型的头部玩家,未来将持续加大技术投入,以技术底座确保毫末产品的高速发展。正如张凯和顾维灏在四周年内部信中所表示,只有继续把握前沿技术趋势,向客户学习、向同行学习,迎接挑战、战胜危机,沉淀经验和能力,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坦克700新能源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5关注 | 292作品
+ 关注
聚焦有范儿的智能汽车和未来出行,获取一手信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