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域Type R:加价的背后是情怀无价,还是韭菜收割机?

最近有关思域Type R加价的事情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从东风本田官方公布裸车42万的售价,到当晚经销商落地加价6万,再到几天后网传个别4S店要加价20万,车迷们的内心就跟坐了一趟过山车,从勉强能接受,到咬咬牙能上,再到大喊告辞,简直就是一波三折。

其实思域Type R会加价这件事算是在预料之中,毕竟很多稀有车型一般都会加价,比如丰田Supra,奥迪RS6等,都曾有过加价的记录。这类稀有车型产能少,通常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那么该如何解决需求大于供应的问题呢?于是加价这一操作便应运而生了。

加价其实类似于拍卖场中的竞价,属于是将问题抛给消费者解决的一种手段,一辆稀有车型有两个意向用户,你不加价别人加价,那车最后会买给谁不用多说了吧?此外,加价还有一点“好处”,即能够更早提车,毕竟时间是最宝贵的,加价能够早点拿到车早点享受,还能体会到“人无我有”的快感,算是拿捏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

当然加价这一行为肯定是不应该倡导的,很多人对此也是深恶痛绝。本来拿着差不多的预算进店,结果被告知加价,超过了本来的预算,最后白跑一趟。本来提车的顺序按订车时间算,结果后来的人加了价,反而先提了车,自己赶个大集早早订车,最后却晚了好几个月才拿到车。加价我能理解,但有这些恼人事件在前,相信大部分人对于加价都无法苟同。

回到思域Type R上,其实思域Type R加价不只是国内加,这辆车在其他国家也都是供不应求,包括日本本土。新款思域Type R目前仅在日本埼玉县的寄居工厂生产,本来东本刚开始是打算以CKD形式引进思域Type R,即将配件引进国内组装,但为保证其纯粹性,最后也改为了整车进口。只在一个工厂生产,好处是有利于品控,每台思域Type R不会有明显差距,而弊端就是产能问题了。

即便是日本本土现在也不再接受新的订单了,而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其他地区,新款思域Type R也都需要数额不等的加价。美国新款思域Type R的起售为约4.4万美元,某些经销商需要加价2万,差不多也是车本身一半的价格了。这么来看,国内加个6到8万能在今年上半年提车,貌似还有点小赚。

所以这么说,加价后的思域Type R也依旧值得入手喽?虽然说了不少偏袒思域Type R的话,但就车本身而言,我觉得不值得。单纯按性能来算,思域Type R的对标车型也只到了大众高尔夫R和奔驰A35的水平,而后两者的定价,以前引进的第7代高尔夫顶配售价37万多,现款奔驰A35L现在甚至还有终端优惠,选配完后的落地价可能都不到38万。

这里肯定就有人要说了,思域Type R跟普通思域完全是两台车,车身宽体、强化底盘、前桥LSD等赛化改装都看不到是吧?思域Type R的赛道圈速不是秒杀A35L这种单纯的大马力走街车?诚然,思域Type R偏赛道的调校,让其拥有更好的赛道表现,但这也限制了其受众群体,不是所有的性能车爱好者都会经常下赛道,而单反沾一点家用,A35L无疑就是更好的选择。况且,A35L用得的是双离合加四驱,直线加速比思域Type R更快,想要在赛道里开得快也更加简单,更适合新手小白。

那么思域Type R不算加价,原价定42万合理吗?我认为算是比较合理。如上文所述,思域Type R作为一台赛道机器,受众小定位明确,注定不会走量,东本显然也明白这点,所以干脆定价偏高点,来提升本田的品牌形象,而对于会经常下赛道的进阶玩家来说,42万的确也没有贵到那里去。另外,思域Type R算是少有延续至今的JDM经典车型了,纯度可比隔壁宝马Supra高多了,这42万显然也包含了一定的情怀溢价。

虽然合理,但我还是觉得有点可惜。近几年JDM文化的耳濡目染,让不少人对于JDM车型抱有向往,当初思域Type R要引进的消息曝出,并且预计定价在35万左右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准备好预算就等着提车了。结果现在定价42万,想要早提车还得加价,40万的门槛直接把这些想要尝鲜的人拦在了外面,面对比德系性能车更贵的售价,实在很难人说出真香二字。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思域(进口)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211关注 | 831作品
+ 关注
做真实的车评,给你带来国内外的汽车资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