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之路·徒步去世界尽头 第十章整装待发

2月1日是我43岁的生日,当天重新回到了微博,一条”好久不见”短短半天就过千评论,阅读达百万以上。花了很久把离开后朋友们的评论和私信都看了,这一年多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也常被陌生朋友们认出寒暄,很感动离开这么久却依然被许多人惦记着,所以立志用心写好这篇前所未有的极地游记以飨读者。

我在淘宝找到了 “山之厨”轻量化户外食品,这个国产品牌也是采用了冷冻干燥技术,将烹饪后的食物放入-45℃的真空干燥仓中,食物中98%以上的水分被脱去,重量减轻80%以上,每包净重仅有125克,我先买了5包不同口味的。某天我打开了香菇鸡肉饭试吃,冲入300毫升沸水后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封上包装袋封口等待十几分钟就可以食用了,口感比朗伊尔吃的挪威Real Turmat更适合我,我甚至认为它比许多国内航班的飞机餐还要好一些。所以我又将店里所有口味各买了一种,并且打算在二月下旬去挪威训练时带给本特尝尝,如果他吃得惯,那正式远征时就可以带着了。

春节前把父母接到北京,这是他们第一次答应在京过年,父亲的多发性脑梗可能又有新发病灶,突然变得又行动不便、吐词不清,原本想全家去三亚住段时间的计划就不便再去了,看女儿天天在家呆着无聊,于是联系了之前教我的杨海峰教练,托他给找个女教练,准备带她再去云顶滑雪场,巩固一下之前冬令营学到的滑雪技巧,我顺便也再学一次。2月5日一早开车出发,中午赶到酒店入住,下午一直在中级道曼陀罗1A和薰衣草6B交替练习平行式,小杨觉得我算是他教过的学员里进步较快的,动作越来越放松逐渐摆脱了最初的僵硬感觉。

第二天上午他又教我把点杖动作加进去,增加了新的动作,节奏又错乱了一阵子,不过很快也掌握了,临近午餐前小杨问我想什么时候上高级道体验下,我说让他决定吧,他想了一下说下午试试吧。午餐后又在中级道活动了一次,之后乘坐缆车上山时小杨说这次上高级道吧,我欣然同意。

因为之前一直滑得很纯熟,山顶缆车终点通往金莲花Global Challenge 6D高级道的连接道并不算陡,于是小杨快速滑到高级道起点那里等我,我自己也没有太集中精神,但是意外就突然发生了。在一个向左转折的过程中可能是右脚雪板内刃遇到了坚冰卡了一下,右腿突然弹出去悬空,整个身体向左摔下,左侧后肋骨下部重重撞击在坚硬的雪道上,紧接着头部也撞击在雪道上,幸好头盔保护了脑袋。我忍痛爬起来滑到小杨那里说明了情况,因为持续的疼痛加上感觉体内有咯噔的声音,我觉得肋骨可能出现了问题,于是就顺着金莲花高级道一路滑往酒店的医务室,接近酒店的那一段平路撑杖前行格外痛苦,肋下特别疼痛。

到了酒店医务室,医护人员简单按压了我胸部和背部,断定我没骨折,给我喷了两遍云南白药,既然医生说没骨折,我又忍痛跟小杨上去滑了3次高级道,让我欣慰的是,在高级道滑得时候没有初上中级道时的那种恐惧感。虽然每次滑到缆车站附近平地撑杖前行时都异常疼痛,但我一想着既然没骨折,忍忍就过去了,就这样后来一直在中级道纠正细微的动作直到当天结束。

最后滑回酒店脱掉雪具步行时,已经疼痛难忍了,每一次呼吸增加了痛苦,回到房间脱下衣服看,左肋部看起来仅仅是比右边略微肿胀些,皮肤表面甚至都没有红,想上床躺一会儿发现原本轻易能做到的动作变得异常困难,我左右挪动了半天才咬牙躺下去,吃晚餐时干脆就起不来了,靠妻子帮我拉起来。

夜里睡觉平躺了一夜,翻身、叹气、笑、打喷嚏或者深呼吸都会加重疼痛,我开始担心是不是真的骨折了,想到20号就要飞往挪威进行实战训练,特别懊悔自己为什么没有集中精神。早上分两次把原本一次就拿到房间的行李装备慢慢送到车上,自己开了三个多小时车回北京,直接去了以骨科著称的积水潭医院。心里一直抱有希望没有骨折,但是胸外科宋磊医生帮我挤压诊断了一下,觉得还是很大可能是骨折了,我不死心请宋医生开了CT检查通知单。

等到四点终于轮到我进CT室,无论躺到台上还是起身都异常困难,可能是拉开沉重的CT室门牵动了伤处,出了CT室就浑身发冷,疼痛引发身体剧烈颤抖无法控制,妻子领着女儿吃东西回来看见我这样吓坏了,赶紧领着又去见宋医生,好心的宋医生帮我开了止痛片,并吩咐护士加热高分子夹板给我贴上,不久慢慢停止了颤抖。因为CT取片要两天后,宋医生又打开电脑直接看影像,虽然当时影像并不全,但已经可以确定至少有一根肋骨断了。

宋医生给我讲解说正常肋骨骨折不算什么严重的伤,只需要静养3个月基本就康复了,只是断口附近会有骨茄且强度上不如完好肋骨,受创肋骨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需要六个月。但我接下来的高强度训练会导致受损肋骨无法愈合,也有可能断骨会碰破附近的血管引发血胸,而北极点远征时距最近的医院也有1,300公里远,所以一旦发生胸腔积血可能就是致命性的了。在我再三询问下,宋医生说通常如果想避免躯体扭曲晃动对肋骨的影响可做微创手术打钢钉,但因为我去的北极是高寒地区,金属部件热传导系数不一样,也许在体内的钢钉也会刺激引发疼痛,所以不建议我采用这种方式。

经过痛苦的抉择只好取消2月20日挪威北部Finnmark平原的实战训练计划了,打算静养两个月。宋医生的结论是两个月后发生气血胸的概率就较低了,只是骨骼不能痊愈,剧烈运动或不慎跌倒可能会引发再次断裂,因此4月初的远征他建议我自己要慎重考虑。

从时间上来说,到四月初正式远征不到两个月时间了,骨折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痊愈了,从各个角度看,我都应该取消远征了,但是北极只能每年四月到五月间可以徒步穿越。我为此停下了许多事,准备了一年多,国内外许多朋友也因为这个计划一直在忙碌着,实在没耐心再等一年了,想了很久还是觉得应该计划照旧,只是又平添了不少风险。

因为我行动不便,两天后好友李宝峰帮我去积水潭医院取了CT片子,并见了胸外科张强副主任商讨我的伤情,张主任与我直接通了电话,说我是左后第10肋骨折,位置比较偏下接近腰部,相比上部肋骨活动更频繁,所以愈合相对会慢一些,而由于该部位牵扯较多,也有少数人出现过不愈合现象,所以建议我再去医院贴一个夹板,这样能减少受损部位的不稳定性,得知宋磊医生当天已经帮我贴了就说可以不用去了,过一个月再去拍片复查下。我又询问张主任我最关心的是否在四月初可以继续去北极徒步,他说如果愈合得好,远征时尽量小心不要再次断裂就应该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风险依然是存在的,毕竟距离骨骼愈合的最低要求三个月少了1/3的时间。

宝峰帮我把张主任开的一些药和CT片子送到我家,我又让母亲看了看片子,她说情况比预想的好一些,只有很少的角度有些轻微错位,大部分角度是对齐的,所以第一个月我必须好好静养,争取断骨之间早日粘合上。

刚骨折的这段时间白天无论是行走还是坐下,都尽量保持上身直立,姿态变换时难免会让断骨处刮擦疼痛,也无法提拉稍重一点的东西,左手甚至连稍重点门都无法开。刚开始没找到喝水的方法,半夜口渴眼看着床头柜上的水杯却没法喝,只好一点点滚到床边把腿顺下床然后朝地板上跪下去,同时手撑着身体保持直立,等完全跪到地板身体已经直立,然后站起来喝水,这样能尽量降低痛苦。另外由于只能采用平躺姿势,不能侧身躺,长时间一个姿势睡觉特别腰酸背痛,所以通常半夜我会起来两三次,除了顺便喝水外,也来回慢慢走动,舒缓腰背部的酸痛感觉。后来又翻出一个带吸管的运动水壶,躺着时也可以吸着喝水了。

肉体上的痛苦都可以忍受,精神上的煎熬却无法避免,受伤的意外不仅影响了2月末的训练,也有可能会让4月初的远征计划流产。从骨折的2月6日到预定出征的4月3日只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不管是按中国还是北欧医生的标准,这么短的时间都不可能让骨折痊愈。

赵先生说出了我最担心的可能,就是博格出于安全因素考虑可能会取消2017年出征的计划,因为北极徒步是有风险的探险活动,向导公司通常不愿意额外增加意料之外的风险。我提出了隐瞒骨折的可能性,但赵先生觉得还是要如实告诉挪威人,否则一旦在远征途中因为骨折出了意外,没人会付得起责任。博格这时不在挪威,而赵先生也跟朋友在法国一个古堡度假,他计划20日后联系博格商谈此事,所以这些天我一直在担心,毕竟我和许多人为了这件事努力了一年多,我无法想象在临近出征前却要被迫推迟一年的糟糕结局,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赵先生身上了。

骨折后第7天上午,我正在写东西,母亲走到我身边问我是不是疼痛减轻了,我突然发觉确实疼痛大幅减弱了,早上起床后甚至可以轻微弯曲上身刷牙,不再需要像之前那样半蹲着。母亲解释这是因为骨折对周围组织造成的炎症逐渐被吸收了,因此疼痛会逐渐减弱。到了骨折后第10天,我已经可以弯腰系鞋带了,也可以不用笔直的坐着了,于是当天我开始出去行走锻炼,当天共行走近13公里,速度较慢,试探自己的承受能力,走得时候上身不可避免会有震动,伤处有轻微的不适感,可能是骨折后躺的太多,双腿和腰有些酸涩。

第二天行走速度提升些,行走距离15公里,到了骨折第12天,我已经可以行走20.5公里了,当然因为上身还不敢受力,这都是无负重行走,只能让自己的双腿别变懒了,要想达到训练目的,等过一阵子还要开始负重行走。当天晚上觉得左前肋骨开始隐隐作痛,当时也没太在意,以为是疲劳造成的,次日早起发现还是疼,就比较奇怪,骨折是左后肋,为什么前面反而疼痛了,把CT片子找出来看了半天也没发现前面有哪根肋骨有损伤,仔细研究了半天,觉得可能是因为骨折后前面断掉的这一段因为没有支撑随着走路多的震动刺激周围组织造成疼痛,于是休息了一天。

之后两天又各走了20公里+,但速度放慢了一些,以免刺激疼痛,但前胸一直处于疼痛状态。其实我心里清楚骨折前期应当以静养为主,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博格方面的确认,心悬在那里一直处于担忧状态,心里烦闷于是成天在微博上调侃宣泄压力,许多老友觉得我那些天很反常,有些不像我了,更多的网友怀疑我是假的。另一方忍痛行走也是想证明给博格看,我依然能接受极限挑战。

2月21日下午,终于得到了博格的消息,赵先生通过邮件把我骨折的事告诉了他,他初步态度是觉得没有大问题,但出于谨慎他还要去咨询一下医生的意见,并答应会尽快给答复。第二天,赵先生带来了好消息,挪威奥运滑雪队资深队医看了片子后也觉得没有大问题,让我一定注意不要过度运动和劳累,以免影响伤处的愈合。我的心终于踏实了,一度偏离了航向的船又回到了正确的航线上,18个月的各种努力即将见到了曙光,接下来就是要在特别注意别影响骨折愈合的前提下进行活动。

2月28日我去和睦家医院复查,见医生前护士帮我检查了身体,血压有些高,体重已经增长到77.5公斤,比我增脂前增长了5.5公斤体重。跟胸外科毕卡斯医生描述了接下来要做的探险活动,请他从专业角度评判行前的骨骼愈合情况。他说从最细微的层面看骨骼要完全恢复正常需要六七个月的时间,我到走前还有一个月时间,肯定不可能完全愈合。他帮我仔细在骨折处按压检查,我没有明显痛感,毕卡斯医生觉得恢复的还不错,原本我想再做一次CT+三维平扫检查,但是毕卡斯医生咨询了放射科后都不建议我在这么短时间再做一次,因为辐射毕竟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他说由于周围神经比较细密,在接下来数年内遇到天气变冷等变化时骨折处可能都会引发痛感,另外他说我缠的肋骨固定带是他老师那一代的医学观点,新的医学观点是肋骨带束缚会影响呼吸,所以也不建议使用。

解决了最担心的事,每天持续行走锻炼,让下肢不至于变懒,除了当天需要办事外其他平均每天都在20公里以上。行走时骨折处已经没有痛感了,但躺下或开车时都会隐隐作痛,甚至有时候打喷嚏或深呼吸也会引发疼痛,而且毫无规律,有时候可能两三天不会疼,但接下来两三天可能又会疼,一个多月后已经没有痛感了,但睡觉卧床翻身时偶尔还是会感觉骨折处有异感,这让我迟迟不敢负重行走锻炼,生怕再节外生枝。

刘江将远征所需Garmin佳明运动摄像机、手持导航仪、各种穿戴安装配件以及大量电池给到我,数天后我去了佳明北京请工作人员培训我使用,他们根据我描述的极地情况和远征时长帮我将手表和导航仪调整了航迹间隔设置等,尽可能延长电池续航力及存储能力,匹配外置温度传感器等,并培训我使用这些设备,接下来我在行走训练外要开始练习使用这些设备,以便尽可能熟练使用它们。

远征途中基本没有充电机会,所以无论是摄像机、相机、导航仪、手表以及其他用电器都要带足电池,并在行前充满电。看着满地的佳明电池,突然意识到带这么多锂电池通过机场安检也许会很困难,于是在网上搜索相关法规,结果发现规定不够细,只是对100wh以上的锂电池明确了携带数量的限制,但100wh以下并没有数量限制,但我想起了漠河机场安检的遭遇,一些模棱两可的法规给了当值安检随意解释的权利,但是因为这些电池对我北极途中至关重要,所以我必须要带出去,于是我发了条微博求问知情人,同时一些朋友也帮我询问机场相关人员,最后汇总结果确实是对于100wh以下锂电池没有数量限制,完全是随安检人员心情,心情好就可以带,心情不好就拒绝,所以我决定出发当天早些去机场,以便留出商量的时间。

首先买了许多绝缘电池盒,给每个锂电池单独装好。接下来就是不停地在淘宝搜索合适的电池、移动电源、存储卡等。在寒冷环境下,2节AA碱性电池仅能供手持导航仪所使用数小时,远征行走过程中需要把导航仪放在衣服内保暖,没有条件时时盯着,所以如果电力耗尽关机就没法纪录行走轨迹了,而按照每天行走10小时左右计算至少中途要更换1-2次电池,所以最后购买了eneloop pro镍氢充电电池,最大容量达到2550mAh,电力大约相当于碱性AA电池的数倍,存储温度最低可以到-20℃,另外还有低自放电特性,这是我能找到最适合的AA电池了。另外我又买了些Evolta AA和AAA碱性电池备用,这两种电池可以直接托运。

又先后买了6张相机用存储卡,10张摄像机存储卡,2个2万毫安的移动电源,移动电源带有保暖的毛毡收纳袋,有网友说这个品牌的移动电源电芯容易脱胶,但淘宝的移动电源品牌多如牛毛,我实在分辨不出哪个更好,只能看运气了。使用袖珍录音机纪录旅行见闻是最方便的方法,但是考虑因此又要增加许多电池重量我决定还是用纸笔纪录吧,担心寒冷环境下圆珠笔或签字笔无法正常工作,最终买了DelGuard防断芯技术的自动铅笔,希望能在颠簸的拖行过程中保持完好。

巴涅奥基地要求所有客人都需事先购买保险才可降落,博格公司那边替我垫付购买了SAR的搜救保险,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直接雇佣巴涅奥基地物流供应商的飞机。保额是10万欧元,23欧元/天,22天保费共506欧元,随后我转账支付了这笔费用。

然后又填了博格发来的数种表格,有些是博格公司需要的,有些是巴涅奥基地需要的,医疗信息表的是要将探险者的身体状况交代清楚,包括以往和现在的所有病史、药物过敏史,是否动过手术等,因此我也把肋骨骨折填在上面。放弃赔偿及责任等协议就是俗称的“生死状”,尽管有经验的向导公司能降低极地徒步的风险,但毕竟极地远征不受人所控的未知的因素较多,所以无论是向导公司还是巴涅奥基地都需要探险者本人仔细阅读条款做好决定再签署。

花了数天时间轮番把各种电池都充满,这样去了朗伊尔以后只需要补充就可以了,可以少带一些充电器了。然后就是整理行李了,各种固定摄像机的胸带、头带等都先调整合适长度,所有的包装都拆掉,所有电池和存储卡都写上编号以便途中使用有序,衣服上的标签全部剪掉尽可能减轻重量,摄像机防水壳内塞入干燥片减少寒冷环境下壳内起雾现象……各种繁杂琐碎的事情特别多。

最终一共携带了58块摄像机电池、11块卡片相机电池、40节AA镍氢充电电池、24节AA碱性电池、2块2万毫安移动电源、6节AAA碱性电池和3片CR2025纽扣电池。刘江花了不少功夫自制了一个电池保温箱,我收到后发现还有许多漏洞,又花了数小时堵漏洞及加固密封。计划在远征时白天行进过程中将发热剂投入到保温箱内维持一定温度,晚上睡觉时将电池放入睡袋内脚底部,靠体温维持电池活性。每晚把次日要使用的电池配额提前拿出来,第二天塞入衣内保温以便随时更换。因为民航安检的原因,我将锂电池随身携带,其他电池及部分装备放入保温箱计划带到机场打包托运。

张文君、刘江和另一名摄影师刘柳要去朗伊尔拍摄我出征前的情况,所以分了40块摄像机锂电池和部分装备托提前半天出发的他们带走。经过几天的细心整理,行李终于收拾好了,又花了不少功夫把家里的各种事情都处理好。3月29日清晨,送女儿上校车前使劲拥抱了她一会儿,叮嘱她要好好听妈妈的话。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我离开了温暖的家。

汽车之家鸣谢:

感谢上汽荣威的大力支持,如果想了解荣威RX5车型,可点击这里进行查看。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荣威RX5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2万关注 | 42作品
+ 关注
平凡人生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7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