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驱就比前驱高级,这是个骗局?!

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当年读车辆工程,好听点以理工思维看车,说不好听也曾是个键盘车神。自然就对后驱车有着信仰,深信推着走比拉着走要强。在学弟面前解释起来,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你想嘛,轮胎总体的摩擦就那么多,前驱车的前轮既要承受加减速的摩擦,又要提供横向的摩擦,这简直是机械中的残疾状态。

换作当时的我,看到宝马1系舍后驱换前驱,绝对会满腔愤慨,在博客上指点江山,道出种种不是。

可是试过的车多起来后,又开始有点怀疑人生。

最初还不敢承认,在日常情况下,无法通过驾驶来分辨出前驱、后驱和四驱之间的不同。

操控平平的后驱车有很多,例如丰田锐志、奔驰E级等,操控好的前驱车又有不少,例如讴歌TLX、马自达阿特兹、奥迪TT等。

之后便认识到,如今汽车在一系列电子系统旁身的情况下,本身驱动形式的脾气被藏得很深很深。不仅是后驱,包括以全时四驱为卖点的斯巴鲁,力狮日常开起来不见得跟雅阁有什么大不同。

最为极端的例子——保时捷911,后置后驱,入弯时整个配重分布犹如摆锤

早期保时捷911确实如此,甚至被冠以“寡妇制造者”之名。可是到现在的911,过弯姿态稳稳扎扎,老婆无需担心老公回不了家。

再说接地气点的例子,锐志刚进入中国时,并没有标配ESP,遇上冰雪天,非常容易打滑。

对于现在的汽车,假如你想了解它最真实的一面,可以找个开阔安全的冰雪场地,把ESP全关来试。只不过现在很多车的ESP,不一定让你全关。

关于后驱车,还有另一个理论,就是转向手感更纯粹。因为后驱车的前轮只负责转向,没有传动力的骚扰,由前轮传递到方向盘上的路感会更加真实。

确实开过当年一些手感很逼真的车,例如早期款E90 宝马3系,双手有种直接跟前轮沟通的感觉,车轮抓着状态如何,转弯该打多少角度为妙,心中都一清二楚。

可惜现在的转向都是电子助力,经过电机的过滤之后,上述的理论也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因此转向的路感反馈如何,主要取决于工程师如何调校,看他是否希望将这些信息保留给你。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日常很难感受出后驱特性,那么为何在豪华车领域,后驱依然是主流?

除了平台的传承,以及形象上的需求,在技术上也是能找到原因。豪华车往往会有V8,甚至缸数更多的发动机,前驱车发动机一般是横置,很难打横塞进去,哪怕能塞入,配重也容易失调。

别说V8,像雅阁3.0L这种将V6发动机横置在车头的车型,整个车头的灵活性明显差于2.4L车型。而且当发动机输出较大的时候,加速会导致重心瞬间后移,后驱车确实会抓得更紧,不像雅阁3.0L这类前驱车,有种能快却不敢快的感觉。

可以说,在发动机跟架构适配的情况下,前后驱开起来无差别,但如果发动机动力强到一定程度,前驱就会有点吃不消。

当然啦,也有像奥迪这种剑走偏锋,尽管是前驱,却将发动机打竖来摆,解决了配重的问题,去到马力较大的车型,又会用上quattro来解决加速时的抓着力问题。

此外,当车身超过5米的时候,对于横置发动机的前驱车,由于前轮摆角受横置发动机阻碍,导致转向半径会很大,平时掉头,或者停车入库时会很不灵活。

这种问题在市面上逼近5米的前驱车身上,或轻或重能感受到,例如雅阁、金牛座等。当然啦,奥迪又是个特例,前驱车也将发动机纵置,于是便解决了前轮摆角的问题。

还有就是以前的沃尔沃XC90,V8发动机虽然横置,但经过紧凑化设计来缓解上述问题。

因此我们也看到,坚持用前驱的沃尔沃,在涡轮化浪潮中走得最积极,很激进地用四缸机替代掉6缸和8缸机,背后其实是有难言之隐。

后驱对于发动机较长、较重,或者输出较大的车型,确实有用。对于车身较长的车型,也同样有用,所以不追求运动的奔驰S级,也用了后驱。

可是对于输出不高,而且车身不大的车型来说,后驱不后驱,对于平常用户影响可以忽略,例如说最近讨论得很火的宝马前驱1系,以及大部分3系也都如此。

当然啦,1系变为前驱的代价,就是不再有直6型号,但宝马早已不再将直6视为招牌,怀缅的人当中,掏钱买的又没几个,这点实在无关痛痒。 (文/XCP冯晞帆)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8.5万关注 | 1.4万作品
+ 关注
新车评网提供中立、专业和真实的汽车评测资讯,帮助消费者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6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