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碰撞后车门打不开,隐藏式门把手或是元凶?

近日,山西运城一起 问界M7 PLUS车祸事故引发了关于隐藏式门把手设计的安全争议。事故中,救援人员在救援时选择砸窗而非拉开车门,引发外界质疑该车使用的隐藏式门把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法雷奥中国CTO顾剑民认为,此事故关键点不在于AEB系统,而在于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功能和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存在问题。他指出,有些新能源车为追求科技感,甚至完全取消门把手,只靠电子按键和人脸识别进出,安全隐患不小。

近年来,国内新发布的主力新能源车型几乎全部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与特斯拉Model 3相似。华安证券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国内乘用车中隐藏门把手渗透率达14.8%,15-30万元细分市场已超20%。


北京车展上,超六成新车型均搭载隐藏门把手,如新问界M5、智界S7等。一些追求极致科技感的车型更是直接取消门把手,改用触控开启。

隐藏门把手的设计旨在降低风阻系数,据称每百公里可提升5公里续航里程。行业机构预计,2029年全球隐藏门把手市场规模将达52.7亿美元。


但隐藏门把手在网上也引发不少负面声音,不少用户抱怨"找不到""怎么开""打不开"。此次事故后,更有声音呼吁"回归"传统机械门把手设计。

多位专家则表示,汽车技术发展的本质是创新,不应"回归机械",关键在于解决安全漏洞、增强冗余。去年雷克萨斯LM车祸同样因车门锁死困扰救援,事实上很多车型在高速碰撞后都可能出现这一问题。

专家指出,现行国家安全标准对车辆碰撞测试速度限制过低,大多不超60km/h,难以保证115km/h等高速状态下自动解锁。问界M7手册中关于"紧急解锁"的说明或许合理。


多家车企已考虑在设计中加入碰撞后自动解锁功能,但具体效果还需分析具体情况。此次事故中,问界客服"大部分车型都没有自动解锁"的说法或许存在误导嫌疑。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到了极度竞争的阶段,各家在续航里程、智能驾驶等方面竞争激烈。但安全仍是核心诉求,业界需加强讨论和研究,不应将国标视为技术发展的上限,而应为先进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多重安全冗余。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问界M7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5关注 | 130作品
+ 关注
资深媒体老司机,第一视角带你了解你想了解的汽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